183-0311-1689  赵经理

替抗饲料添加剂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资讯

乳酸菌素对仔猪生产性能、饲料 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2021-06-23 16:48:20

细菌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环境中的一类代谢产物,通常为低分子量多肽或蛋白类物质。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都能合成这种物质,通称为乳酸菌素。已经证明乳酸菌素是一种杀菌蛋白或多肽,可以抑制一些广谱的,尤其是抑制一些腐败菌和病原菌。

国外对乳酸菌素的研究比较早,国内则起步较晚,据报道,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素,可提高仔猪饲料利用率12.6%、仔猪增重20.4%、经济效益21%。为明确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本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乳酸菌素为嗜酸乳杆菌接种在纯牛奶培养基上经深度发酵而得的代谢产物,黄色粉末状,其有效成分:水分≤5%。乳酸菌活菌数≥108cfu/g、乳酸量9.6%,由益华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点河北邯郸某种猪场

1.3 试验设计

选用7-10日龄平均体重3.0-4.0kg的健康杜洛克哺乳仔猪20窝,每窝8头,母猪胎次为3-5胎。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根据体重采用随机单位组的试验设计,即将每批7-10日龄体重相近的4窝仔猪分别放在4个处理内,形成一个单位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分批进入预试,至14日龄正式进入试验。哺乳仔猪阶段(14-35日龄)分4个处理:基础日粮+5%乳酸菌素一组、基础饲粮+10%乳酸菌素二组、基础日粮+15%乳酸菌素三组、对照组。断奶仔猪阶段(35-70日龄)相应分4个处理:基础日粮+0.2%乳酸菌素一组、基础饲粮+0.4%乳酸菌素二组、基础日粮+0.6%乳酸菌素三组、对照组。将乳酸菌素用适量水溶解后,按添加比例喷雾到颗粒料上。

1.4 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哺乳仔猪每日按照少喂、勤添的原则喂料以保持饲料新鲜,每天清扫料槽,并记录剩余料量,自由饮水。断奶仔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并记录每次倒入料槽的饲料量,每日清底,记录剩余料量。其它卫生防疫工作按照猪场的常规程序进行。

1.5 试验日粮

试验基础日粮为猪场的实际饲粮。14-35日龄哺乳仔猪采用颗粒饲料,35~70日龄断奶仔猪料为猪场自配粉料.

1.6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生产性能指标:14、35、70日龄按窝称重,以窝为单位记录各阶段的耗料量,记录仔猪腹泻和死亡情况,计算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消化性能指标:日粮、粪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钙、总磷分别按照国标测定;日粮及粪中的2N盐酸不溶灰分含量采用《实用饲料分析手册》中的方法测定。计算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粪大肠杆菌的计数:在无菌条件下,取1g粪样加入9ml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然后按10倍梯度稀释。选择2个稀释梯度,各取0.1ml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上,37℃倒置培养24h,平板计数,计算每克粪中的大肠杆菌数。

1.7 数据处理

采用方差分析及Duncan’s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乳酸茵素对仔猪 生产性能的影响

2.1.1对哺乳仔猪(14~35日龄)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见,日增重、总耗料量、母猪的泌乳力4个处理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一组和二组各有2、1头仔猪发生腹泻,均无死亡。

1哺乳仔猪(14~35日龄)的生产性能

项目

对照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头数

8

8

8

8

始重(kg)

3.87

3.81

3.94

3.82

末重(kg)

7.65

7.96

8.03

8.16

日增重(g)

180

197

195

204

泌乳力(kg)

39.32

40.24

40.32

40.51

总耗料量(kg/窝)

5.95

6.23

6.27

6.21

日采食量(g/头)

35.4

37.1

37.3

36.9

腹泻头数

2

0

1

0

死亡头数

0

0

0

0

2.1.2对断奶仔猪(35~70日龄)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一、二、三组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5.9%、7.1%和4.7%。对照组有1头腹泻。

2断奶仔猪(35-70日龄)的生产性能

项目

对照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头数

8

8

8

8

始重(Kg)

7.65

7.96

8.03

8.16

末重(Kg)

24.51

26.53

26.75

26.80

日增重(g)

481.71

530.57

534.86

532.57

总耗料量(kg/头)

25.28

26.37

26.20

26.50

料肉比

1.52

1.41

1.40

1.42

腹泻头数

1

0

0

0

2.2乳酸菌素对仔猪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2.1对哺乳仔猪(1435日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于哺乳仔猪主要以采食母乳为主,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钙和磷,无法区分粪中的蛋白质、钙和磷是来源于母乳还是来源于饲料.所以没有对这3个指标进行表观消化率分析,只对粗纤维进行了分析。从表3看出,但一、二、三组有增高的趋势,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1.2%和2.7%。

3哺乳仔猪(1435日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

项目

对照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头数

8

8

8

8

纤维素

32

33.3

33.4

34.7

2.2.2对断奶仔猪(3570日龄)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4可看出,钙消化率三组与对照组相比达到差异显著(P<0.05),粗纤维消化率一、二、三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乳酸菌素添加量的增加,其它各项指标的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干物质消化率一、二组、三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2.4%、3.9%: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提高2.2%、2.3%、2.52%;总磷消化率分别提高3.6%3.3%和5.2%;粗脂肪消化率分别提高1.1%0.9%和0.8%

 

4断奶仔猪(35-70日龄)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项目

对照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头数

8

8

8

8

干物质

81.3

83.9

83.7

85.2

粗蛋白质

82.3

84.5

84.6

84.82

84.4

89.6

90.9

90.8

总磷

53.8

57.4

57.1

59

粗纤维

44.9

54.5

53.3

56.3

粗脂肪

64.7

65.8

65.6

65.6

2.3乳酸菌素对仔猪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2.3.1对哺乳仔猪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14日龄粪大肠杆菌数量各组之间无差异。至35日龄时哺乳仔猪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各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大肠杆菌增长率有所下降,一、二、三组分别比对照组下降4.5%、2.1%、4.9%。

5  14-35日龄哺乳仔猪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

项目

对照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头数

8

8

8

8

pH

6.4

6.4

6.2

6.3

始大肠杆菌

1x107/g

14.0

13.9

13.0

13.6

末大肠杆菌

1x107/g

16.6

15.9

15.2

15.5

大肠杆菌增长率%

18.8

14.3

16.7

13.9

2.3.2对断奶仔猪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由表6可见,粪、pH一、二、三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0.4、0.3和0.2。粪大肠杆菌数量一、二、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一组(P<0.05)。

6   70日龄断奶仔猪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

项目

对照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头数

8

8

8

8

pH

6.5

6.1

6.2

6.3

大肠杆菌

1x107/g

18.9

15.5

16.0

14.3

3.结果与讨论

哺乳阶段添加乳酸菌素的三个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0%、20%、1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1.2%和2.7%;粪大肠杆菌增长率一、二、三组分别比对照组下降4.5%、2.1%、4.9%。

断奶阶段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组日增重,添加乳酸菌素组饲重比比对照组降低5.9%、7.1%和4.7%;该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钙、总磷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3.0%、1.1%、8.3%和4.2%,粗纤维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达到差异显著(p<0.05);该组粪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仔猪腹泻头数为0,抑制了腹泻的发生。

整个仔猪阶段(14-70日龄)综合各方面的效果来看,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2%00、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1%00的乳酸菌素可极显著提高日增重(P<0.01);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明显降低粪大肠杆菌数量,从而减少了仔猪腹泻的发生。

标签

近期浏览: